(学生记者毕青卓张瑞钰曹稚敏)12月3日,304am永利集团师生远程观摩了2020年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年会暨第一财经金融峰会。
中国进出口银行行长、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副会长吴富林主持峰会,由中国银行董事长、中国国际金融学会会长刘连舸发表致辞演讲。刘连舸董事长表示经济双循环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应对外部复杂形势的重要举措。我国更要充分发挥一带一路的可持续性,充分发挥自贸区、双循环的纽带作用,推动产业链价值链向中高端迈进,向中国创造和中国制造的经济环境迈进。同时更要注重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持续构建开放安全新体系。把握好开放和安全的关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调整,更好的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主旨演讲上半场之“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金融的机遇与挑战”于上午9:20准时进行,嘉宾包括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经理、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朱民、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纽约大学教授迈克尔·斯宾塞(Michael Spence)以及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杰弗里·萨克斯(Jeffrey Sachs)。主持人为中国进出口银行行长、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副会长吴富林。首先,朱民经理分别从股市和债市带我们回顾了2020年全球金融震荡和风险演化的现象。其次,朱经理分析了2021年存在的冲击与变局:在多数发达国家迎来了第二波疫情的冲击下,经济发展是远低于预期的且失业率仍在不断上升。最后,朱经理就宏观上央行入市的情况作了相关分析,并表示在疫情的影响下世界经济正在发生变化!而迈克尔·斯宾塞(Michael Spence)教授则分析了美国大选与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对中美关系的影响:首先,拜登上台预期会对中美关系有所改善,包括谈判氛围和寻求更多的合作机会。其次,由于疫苗的研制和经济恢复使得整个市场呈乐观态势,这可能会促进更快的经济复苏。杰弗里·萨克斯教授则肯定了中国对疫情控制的成效,并提出拜登上台后期待中美之间更多的有效合作,进行全球性的金融改革。
接下来,《国际金融研究》年度优秀论文颁奖典礼于上午10:00进行。由吴富林行长主持,刘连舸董事长进行颁奖。上午10:55,由杨燕青经理揭晓2020第一财经全球年度金融风云人物。
紧接着,主旨演讲下半场之“中国经济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于上午11:00进行,嘉宾包括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副会长李扬、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埃里克·博格洛夫(Erik Berglof)、中国银行(英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渣打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杰拉德·里昂斯(Gerard Lyons)以及荣鼎集团合伙人、美国经济学家丹尼尔·罗森(Daniel Rosen)。主持人为第一财经研究院经理杨燕青。首先,李扬理事长表示当前全球经济仍在衰退中,去 “全球化”阻滞全球经济增长。中国应保持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环节的循环通畅,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格局。其次,经济学家埃里克·博格洛夫(Erik Berglof)指出中国选择在此时实行双循环的战略是明智的,应该基于目前的经济制定发展战略。最后,杰拉德·里昂斯董事(Gerard Lyons)就中美关系现在的状态和拜登时代中美关系的展望这两个主题展开表述。
短暂的午餐时间后,讲座下午场于下午14:00正式开始。以2021年宏观经济展望为主题的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由第一财经研究院经理杨燕青女士主持。演讲嘉宾分别是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浙商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殷剑峰博士,兴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王涵博士,中航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博士,以及中金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谢超博士。殷剑峰博士提出了目前我国面临的三个短期挑战,实体投资减少、地方债务较大,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需要改进。应对挑战的三支箭应为实施更加积极的人口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王涵博士认为对于2021年的宏观经济展望可以参考2009年底至2010年的经济形势以及美联储实施的政策。他认为疫情下从国家到个人的行为会更加保守,企业对于资金的使用效率会变低。他认为未来经济会复苏,之后又会有所回落。邓海清博士围绕“拜登新政”与中国“十四五”会如何开局展开讲述。他认为“十四五”期间我国的目标是做强蛋糕,并用无形的建设来形容未来我国的建设,并发表了当今的经济形势下对于宏观经济的看法。谢超博士则从周期驱动逻辑的变化展开讲述。他认为疫情是外生冲击,而2021年经济会重回内在逻辑:由供给创造需求。
接下来进行下一环节——疫情危机与金融数字化场景变革。该环节由中国人民大学财政304am永利集团教授、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常务理事何平教授主持,由罗汉堂资深专家、中国国际金融学会理事邱明先生,江苏苏宁银行董事长、江苏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常务理事黄金老先生,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数科首席经济学家、中国国际金融学会理事沈建光先生发表主题演讲。邱明先生首先阐述了经济和技术的定义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他认为金融工程和金融数字技术的融合会增强决策的有效性。接着他讲述了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在金融应用中的问题促生了新技术发展,他认为经济行业是技术的表达。黄金老先生发表了“科技使金融服务更简单”的主题演讲。他认为未来金融服务,会像水一样渗透到各个业态。沈建光先生认为在疫情后数字化技术可以给科技企业带来很多机会。他回顾了京东从数字金融到数字科技的转变过程,从金融服务角度看,通过产业数字化,可以使得金融和产业两个领域基于“数据”这一新生变量产生更紧密的场景联结,使得金融服务可以更早、更有效地介入到产业增长模型中去,更早地融入到企业和个人的资产生成过程,并从根本上提升资产透视能力和资产定价能力。
休息过后,“危机救助与货币政策创新”主题讲座于16:10准时开始。讲座由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副经理、中国国际金融学副秘书长朱梦楠主持,演讲嘉宾为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中国国际金融学会理事管涛、西泽研究院经理、济南大学商学院教授赵建以及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教授、中国国际金融学会理事马理。管涛理事表示在当前的国际大环境下,应做好应对公共卫生危机,货币大放水引发的货币竞争性贬值等问题的措施。赵建经理针对金融危机与货币政策的思想史、现实困境和未来发表演讲。最后,马理教授提出应对疫情冲击应该实行定向调控和结构宽松的货币政策。
最后,下午17:10进行“去全球化与产业链重塑”的演讲,由中国银行研究院首席研究员、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常务理事宗良主持,演讲嘉宾为中国银行纽约分行战略及研究总监、中国国际金融学会理事黄小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教授崔凡以及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黄小军理事分别针对疫情前、中、后的全球产业链进行分析。李坤望教授提出全球贸易的增长在速度和结构方面发生改变,背后的原因主要是周期性和结构性方面。